There are questions remain, We'll search for the answers together. But one thing we known for sure,the future is not set!

果树病虫害之火龙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

栽培技术 百蔬君 5222℃ 已收录 0评论

文章摘自微信公众号农人农技,文章整理的不错,学习


火龙果又称红龙果、龙珠果、仙蜜果、玉龙果。仙人掌科、量天尺属植物。它营养丰富、功能独特,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,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。火龙果属于凉性水果,在自然状态下,果实于夏秋成熟,味甜,多汁。(同时也是密集恐惧症的死敌,大家可以尽情吐槽~T_T~)

炭疽病




发病症状病发生于茎部表面,初期感染时,产生大量红色病斑,形成茎组织病变;中后期病斑逐 步扩大,直至相互愈合连成一片,颜色开始变成白色或黄色,表皮组织松弛,病斑组织进 一步发生变化,出现黑色细点,在茎表皮形成突起。果实前期不会被感染,待果实成熟并 转色后,才会被病菌侵染。感染的果实呈现水浸状及凹陷畸形,病斑最后呈现出淡褐色, 病斑不久后扩大,相互链接愈合。
发病规律低温干旱不利于病菌发病,主要发病在高温多湿的环境,其最适生产发育温度为25℃。火龙果种植过密,通风、透气、透光性差,培肥管理较差,施氮肥过多等都是病发诱因。
药剂防治防治炭疽病可在生长季节使用百克(450g/L咪鲜胺水乳剂)20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。轻病茎节可人工用刀挖除肉质部,切口涂抹50%多菌灵,视病情发生情况,隔10d左右防治1次,共防治2~3次。繁殖的种苗应先进行喷药防治,3~4d后再采种苗枝条;而繁殖的苗圃可喷波尔多液防治,一般每隔10~15d喷 药1次,共喷2次。为了防止病原产生抗病性,尽量采用栽培技术措施和生物防治,减少农药使用次数。喷药时做到选药正确,并采取多种药剂轮换使用。

软腐病


发病症状病茎在感染后出现水渍状斑点,且斑点向光面成半透明状,斑点逐渐变为褐色并迅速扩张,病叶成充水状,用手按压病叶便会破裂并流出分泌物,后期产生恶臭味导致整片腐烂。
发病规律软腐病病发与水有直接关系,如果土壤中水分过多或降雨过多,就为病菌繁殖与传播创造良好条件,导致该病迅速蔓延。且在10月份环境温度降低,病株伤口不易愈合时,该病更加猖撅,而在来年3月份左右温度开始上升后,该病症状便会减轻。
药剂防治喷洒7%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、47%加瑞农(春雷
·王铜)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进行药剂防治,采收前天停止用药。
同时也可使用:2% 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(低毒)使用75~120克/亩 喷雾 ;20% 噻唑锌·悬浮剂 (低毒)使用300-500倍液 喷雾 (保护+治疗);30% 琥胶肥酸铜·悬浮剂 (低毒)使用400-500倍液 喷雾 (保护+治疗)

溃疡病


果实受害
发病症状病害从火龙果抽生嫩芽到开花结果期间均可发生,发病始于幼嫩的三角茎部,发病初期茎上出现圆形凹陷褪绿病斑,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,严重时整条肉质茎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病斑,枝条腐烂;高温干旱时受侵染部位呈灰白色突起,形成溃疡斑。
发病规律火龙果溃疡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,尤其台风过后更容易大面积暴发。
药剂防治30%吡唑醚菌酯1500倍+腐霉利1000倍+3%中生菌素或链霉素1000倍喷施,可在各时期安全使用。
40%咪鲜胺1500倍+春雷霉素或中生菌素,不能在花期、幼果期使用。

黑斑病(黑腐病)


发病症状该病病原菌与黑腐病病原菌相同。病原菌在有伤口的情况下,可为害老熟三角茎,发病后期茎部大面积干腐,达到一定湿度后,发病部位生暗灰色至黑色霉层。
在成熟果实上有无伤口均可感病,发生初期在果皮表面出现褪色斑点,扩大后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、褐色,中央凹陷且长出暗灰色至黑色的霉状物,后期病斑扩展迅速,直至整个果实呈湿状腐烂,并流出黄褐色液体。
发病规律火龙果如果营养不良就导致其生长较差,更容易被弱病原性真菌感染甚至发病。黑斑病便是由于链格胞菌引起的,而营养不良的植株更容易发病。
药剂防治平时应加强栽培管理,勿施过多氮肥,增施磷钾肥,注意通风透光。
在发病期前,每5~ 7天喷1次65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连喷3~ 4次,可有效防止病害蔓延。发病初期,可喷50%多菌灵500倍或70%托布津800倍液或75%百菌清600~ 800倍液防治,5~ 7d喷1次,连喷3~ 4次,防治效果明显。

目前对火龙果病害的研究资料较少,以上四种是栽培中常见的病害,并经过专业的科学实验对其性质和防治方法研究。

参考资料

《火龙果病虫害研究进展》 郑伟
《火龙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》 刘峰《火龙果黑斑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》 郑伟《火龙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》 黄龙

转载请注明:百蔬君 » 果树病虫害之火龙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

喜欢 (1)or分享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请证明您不是机器人(^v^):

表情